【开乐心理-亲子】延迟满足

2023-04-15

开乐心理-亲子延迟满足

父母嘴里的延迟满足,让孩子一辈子不敢离幸福太近

你是不是也从父母或长辈嘴里听到过这些话?等你考试完就好了,想怎么玩我都不管你。等你上了大学就好了,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等你结了婚就好了,我和你爸就没什么可操心的了。等你生了孩子就好了……等孩子长大就好了……

现在仔细想想,似乎我们许多人从小就接受着“延迟满足“的教育,“等……就好了”不正符合了延迟满足的通俗化表达吗?

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众所周知,延迟满足是时下流行的自修心法,是成大事者的显著标签,那为什么从小在长辈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下,我们却似乎并未迎来那个“就好了”的完美结局呢?         
因为这个贯穿你我成长线的“紧箍咒”,本就是明晃晃的骗局啊。 适当地“为长远目标放弃即时满足”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在不知不觉中误读了延迟满足的真义,而将其作为规训他人和自我规训的工具,只会让人生陷入更深的迷途。
迷途一:功利目标优先,欲望和情绪靠边儿站
过年回老家,朋友小丽带回去了新买的毛衣和裤子,本来打算大年初一就高高兴兴穿在身上的,结果老母亲一句话让她瞬间扫兴:“这么着急穿干嘛,初四相亲再穿嘛。”         
这句话如同一盆凉水浇灭了小丽兴奋的小火苗:仿佛自己的美丽就是在相亲那一刻才最有价值,仿佛穿衣打扮就是在取悦男人和为婚姻做准备时才最有意义。当把价值和意义限定在单一而功利的目标上时,那种单纯的快乐当场就被稀释殆尽。因为在这样一套话语体系中——单纯的快乐不被重视,只配被无限延后。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小丽这种都算幸运的,很多时候当事者甚至来不及不情愿。就像前文提到的,来自家长和老师们的“谆谆教导”:现在不要叫苦叫累、不要唱歌跳舞玩游戏、更不要谈恋爱,等上了大学就好了,想怎么玩儿怎么玩儿,想几点睡几点睡,想找什么样的就找什么样的。
于是唯恐掉队的我们砍断了业余爱好、藏起了不开心,铆足了劲学习,期待考上大学的那一刻所有烦恼可以自动化解、人间天堂可以自动抵达。到点了却发现,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旧账还要一并清算——被压抑的情绪洪流会自动寻找报复性补偿的方式,不懂谈恋爱的小白一毕业就要被催婚。一场延迟满足的等待后得到的,是落差、匮乏、失控和迷茫。我还曾听到过这种针对女性的催婚话术:你现在要控制饮食、注意身材管理、别惯着自己,等你把婚一结,随便吃、随便胖,绝对没人管你。
怎么着?结婚证的戳一盖,丈夫们的荷尔蒙就自动死去了?还是妻子们就不用工作、不用见人、不用照镜子了?以及,女性婚后胖成球真的不会受到任何评判吗?这种荒诞的说法借用了“延迟满足”的概念,但其实还是在奉行“功利目标大于一切”的价值观,并且已入了大忽悠的化境,为了把对方忽悠成已婚妇女,不惜置事实于不顾。
你若是摆事实讲道理,对方反手只有一句 “反正你先结了再说,结了就都好了“,是不是跟“上了大学就好了”如出一辙?
其实这些等等的话术,本身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投射——随大流很安全,掉队会很惨。让个体的快乐、欲望的满足无条件让位于功利性目标,本质上是对单一正确路径的追逐与迷信,和对个体丰富性的忽略与压制。自我作为协调本我与超我的人格执行者,不能太偏心。健康的自我需要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如果自我的天平总是长期倾斜于超我一端,本我就会非常压抑,内在驱动力就会大大被削弱。         
而过分强调延迟满足的绝对正确,无疑是一种常见的强行要求本我接受不公平待遇的霸王政策。         
只是被压制的终有一天会以更加汹涌的方式卷土重来。受这套话术影响颇深的很多人在多年后仍然无法全心全力地活在当下,而是会通过各种各样不划算的方式去补当年等待中留下的那个缺口。
比如:只许学习不许打扮,长大后她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去装饰外表;只许学习不许睡懒觉,考上大学后他彻底松散,日日睡不醒,再难支棱起来。此类案例屡见不鲜,长辈们以为的催促和鼓励恰恰铸就了他们日后的羁绊。

迷途二:孩子怕即时满足自己,会伤父母的心
如果说“等……就好了”更多是一种施加于个体身上的外部规训,还有一种则通常以内化的形式进行自我规训,那就是——“等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了再说”。一位大学女同学刚毕业那几年曾在一家鞋类公司工作,因为偶尔会有一些内部优惠价,所以她时常忍不住给自己添两双“战鞋”。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这很让人羡慕啊,低价就可以买时尚、撑门面哎。结果有一次聊天,她竟如是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昨天跟农村老家的妈妈打电话了,她还过着俭朴的生活,什么都舍不得买,我却这么“奢侈”,内心很过意不去。
乍一听是不是觉得合情合理?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心理活动:当自己的快乐即将达到顶峰时,就会下意识地跳出一个“扫兴的念头”——父母那么苦,我怎么能爽得如此心安理得?这一份隐忧让快乐立马刹车,吃也不敢大快朵颐,新衣也要省着穿,本来并不超出能力范围的消费计划也被加上了“等手头再宽裕些”的前缀而就此搁置,仿佛对自己太好就是罪大恶极。再听听大行其道的延迟满足说,似乎为自己纠结矛盾的心理走向找到了某种合理支持——这是克制、自律、不惯着自己,这是成功人士的标配哦!可扪心自问——你明明是在逃避愧疚感,不想因“爽得太透”而背叛父母啊。究其原因,还要回到那个耳熟能详的“鱼头鱼尾”的故事:母亲一直说自己爱吃鱼尾,然后每次都把鱼头让给儿子吃,若干年后当儿子知道真相时,眼中流出了感动的泪水。那么荒诞又那么真实有没有?这个母亲身上有千千万万个中国母亲的影子,她们的口味超特别——牛奶、鸡蛋、鱼头、猪蹄……所有有营养的东西全部不爱吃,专爱吃鱼尾、稀饭和剩菜。事实的真相根本不用在长大后的某个瞬间才恍然大悟,但凡是个心智正常的孩子,很容易就能戳穿这拙劣的骗局——那是爱吃不爱吃的事儿么?明明是在演苦情戏啊。
她们在无意识中将自己变成牺牲者和受害者,将亏欠感抛给孩子,也等于是在他们脚上拴上了隐形的锁链——你欠我的要用一生去还。
孩子们不敢尽情享受,就是偿还恩情的一种方式,因为每次吃鱼头都会想到母亲苦哈哈的隐忍和付出,似乎正是那样的隐忍和付出才换来如今所谓吃鱼头的机会。这条名为亏欠感的锁链,是母亲企图在孩子身上刷存在感和价值感的一种方式。由于诸多因素,她们的独立人格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于是只能通过和孩子深度绑定的方式来“续命”;孩子又要通过压抑和折损自己的欲望来配合母亲,维系共同体的存在,也维系母亲的一份精神生命,还要美其名曰“延迟满足”,以平息内心的纠结。“等有钱了让父母享受享受”或许能减少愧疚感,但在实操中会发现苦情式父母可能并不愿意给孩子这个机会。
不久前我想给家里改善伙食,顺便也让我妈感受一下被照顾者和享受者的角色,可她偏说是我自己贪吃,对我做出的饭菜也是百般挑剔。
你看,潜意识的执念是很难被打破的,她就是想要做一个被亏欠的牺牲者和受害者。只是单纯的分享和给予哪里有愧疚感的绑架来得牢固呢?
曾奇峰老师说过一句话:快乐让人分离,痛苦让人相濡以沫。苦情家长们就是见不得孩子太快乐,因为ta们害怕被抛弃,ta们需要那种相濡以沫、彼此绑定的踏实感来延续自我的价值感。可唯有分离,个体才能获得独立成长的空间。具备心安理得享受快乐的能力,才有可能拥有独立的人格。

延迟满足之正解,在误区中绕了两个弯儿之后,我们来说说延迟满足。
我们知道,作为人格的中间层和调节者,自我的职能就是,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延迟满足不过就是自我的工作职能合理发挥的一种方式——满足本我没毛病,但要尊重现实不能想当然。它的基础和关键在于:遵循事实与规律,直面追逐目标途中的迂回、曲折和反复,懂得忍耐、等待和绕道儿,而不奢望让整个世界来自动喂养你的需求。这是一个人格健壮的成年人该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但上述的两种误区恰恰是将个人意志凌驾于事实规律之上。考上大学或者结了婚就万事大吉吗?抑制快乐就是自律和爱父母吗?当然不!这分明是在以扭曲事实为代价而忠于自己的执念,在这种心态之下,不断延迟换来的不会是成功,而唯有生命力的消耗和人格的原地打转。人生仿佛走钢丝,为了让自己不掉下去,几乎要投注所有的时间和心力,而牺牲掉许许多多的快乐、掩埋掉许许多多的欲望,仿佛那些不值一提、毫无价值。         
可其实那些欲望和快乐,才是一个人人格中最深层也最强劲的原动力,即时满足并不是低级而无意义的,有的需求实现起来路径就那么短,触手可得,且它又不会耽误你干正事儿,实现完还能让你开心,为什么非要等一等呢?人恰恰是要有一些即时满足的体验,才能知道哪些东西很快就会厌倦,哪些东西却能久久地点燃你的心火,从而才能尽早找到自己的核心需求或症结,集中资源、击破重点。

开乐心理执业背景: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双证心理咨询师

从业时长:心理咨询时长350小时以上,个督及团督时长150小时以上

咨询寄语: 开心  快乐

理论取向:心理动力学取向,CBT、人本等

电话:0839-3228722  17790363051(微信同号)http://www.kailexl.cn/